第七十四章 蔡京结局-《水浒新秩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蔡脩隐约知道蔡氏是有机会投靠大同的。

    至少,可以提前将部分子弟送到大同避乱。

    但父亲却没有这样做,其人也不敢问为什么。

    父亲就是蔡氏的天。

    父亲还在,就用不着他这个终生活在父亲庇护下的幼子来操心家族的未来。

    父亲没了,莫说是他,整个蔡氏,又有谁能担起家族振兴的重任?

    想到此处,蔡脩更是万念俱灰,也不回答蔡行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扶我起来吧,看看你祖父醒了没有?”

    去年底道君禅位后,蔡京随赵佶数日时间狂奔千里,之后还要劳心为上皇处理行在事务,就已经伤了元气。

    这之后,朝廷数次降旨,其人又连遭贬嫡,并一再更换安置地,精神和身体都承受巨大打击,更是埋下了隐疾。

    由德安府出发时蔡京就病倒了,一直强撑着上路,这才导致一行人途中走走停停。

    蔡京遭贬,并不是被抄家,身上并不差钱财,在流放途中倒是可以买到治病药材。

    但每日都在赶路,根本得不到正常的休息,便是再有神丹妙药也别想治好病。

    而这几日断粮后,蔡京的身体更是急剧恶化,强拖到潭州后便高烧不止,再不能继续赶路了,只能停在东明寺中苦捱等死。

    蔡行之前寻乡民买米时,躺在草席上的蔡京已经烧得迷迷糊糊,一直反复喊着“粥、粥”,显然是饥渴难耐。

    蔡脩伺候在一旁,却是除了干着急什么都做不了。

    其人这才留下妻宋氏看顾父亲,自己出来等蔡行。

    等二人走进破败的寺院内堂,却发现蔡京已经清醒过来,刺客正坐在草席上,由蔡氏帮助其整理衣冠。

    其人的状态看起来很不错,脸上还泛着诡异的红润光泽。

    “大人!”

    蔡脩突然意识到情况不妙,急忙赶上前,却因为饿得头昏眼花,一个趔趄差点摔倒,跟在后面的蔡行赶紧扶住老父。

    “五郎,你也老大不小了,为何还如此沉不住气!”

    父亲的话虽然少了一些中气,却还似往日一般威严。

    隔壁偏殿还有公差在监视蔡氏一家,蔡脩不敢与父亲争辩,更不想让这些小人看自家的笑话,当即垂下头,艰难地抬手行礼道:

    “脩知错。”

    蔡行到底年轻,并不清楚蔡京这是即将离世前的回光返照,还以为无所不能的祖父大病已愈,扶蔡脩坐下后,又上前寻蔡京小声诉苦。

    “祖父,乡民受了公差蛊惑,不肯卖粮——”

    “来,扶老夫起来!”

    蔡京让蔡行来扶自己起身,其实就是故意打断这个孙儿没什么意义的诉苦。

    蔡脩都能想明白的问题,人老成精的蔡京更能想明白。

    蔡行一张口,他就知道这个小孙儿要说什么。

    八百年前,西晋灭亡,亡国之君晋愍帝司马邺被匈奴人掳至平阳,受尽羞辱之后被杀,留下来“虎落平阳被犬欺”的典故。

    蔡氏自然不能和司马氏相提并论,可已经沦落到如今地步,就别怪这些小人从中使坏。

    就凭自己这个马上就要死掉的糟老头子,能让这些专门收拾流放官员的官差有所忌惮,做啥梦呢?

    “十六哥儿,闻到了啥?”

    人进入老年之后,新陈代谢会逐步减缓,皮肤和内脏等器官相继老化,天长日久,就会散发一种独特的“老气”。

    蔡京以往生活豪奢,起居皆有仆从服侍,经常沐浴熏香,倒是很难闻道什么怪味。

    近日旅途劳顿,又兼大病数日,回光返照之时百骸顿开,一股强烈的“老气”自其身上散发而出。

    蔡行刚刚走近其人,就觉察到了异常,不自觉皱起眉头,旋即又意识到不对,片刻便恢复了正常,但其人的小动作却没逃过蔡京老辣的眼光。

    “没,没啥,孙儿腹中饥得慌,才在祖父面前失——”

    蔡京自然知道蔡行的真实想法,但其人并没有拆穿幼孙的谎言,而是伸出手,慈爱地抚摸着蔡行的脑袋。

    “老夫这一生,历经沉浮,却从未认输。

    若是还像你父这般正值壮年,便是再落魄两分也总能翻身一博。

    可惜啊,大去之期已在眼前,反连累你们这帮儿孙跟着遭罪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